薄福值荒年,日餐三顿粥。
两眼挂青山,真味填枵腹。
贫有余,乐不足。
谁管古人见延寿不见延寿,山前麦熟与未熟。
无事岩泉洗耳听,幽禽巧奏阳春曲。
好大哥,快活快活。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困境下的豁达和乐观心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薄福值荒年,日餐三顿粥。
两眼挂青山,真味填枵腹。
贫有余,乐不足。
谁管古人见延寿不见延寿,山前麦熟与未熟。
无事岩泉洗耳听,幽禽巧奏阳春曲。
好大哥,快活快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贫困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的开头表明了作者在荒年中的贫困,只能靠每日三餐的稀粥为生。然而,尽管物质贫乏,作者的心胸却是广阔的,他的眼睛仿佛挂着青山,意味着他对大自然的情感和心灵的寄托。他所品尝到的粥虽然简单,却能真正填满他的胃,这里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贫有余,乐不足”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状态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满足感。他认为虽然自己贫穷,但已经足够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种豁达的心态彰显着作者内心的坚韧和乐观。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古人是否能够看到延寿,以及山前麦子是否已经成熟。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古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无常。然而,诗人并不为这些事情所困扰,他心无旁骛地洗耳听风,享受着岩泉间的宁静,欣赏着幽禽的美妙歌声。最后一句“好大哥,快活快活”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心境的满足和愉悦。
这首诗词通过贫困的生活境遇,寄托了作者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作者仍然能够从简单的生活中体味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朴素,给人以启示,让人思考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感悟生活的真谛。
天风生暮寒,一夜新雪积。迟明兀箯舆,乱入山径窄。茅檐两三家,鸡犬不见迹。冬令顷弗严,草木僭春色。愆阳入桃杏,弄暖浪蕊坼。肃然变霜威,犯者辄衰息。独馀山上松,不动与寒敌。十丈伟标致,四面风淅沥。时于翠叶中,碎挂琼玉白。忘我道路叹,但觉心志怿。拥鼻作孤吟,清思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此君高韵已萧然,更向新诗得媚川。谁遣小家藏二妙,为君时炷水沉烟。
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荷气晓来迎露看,泉声雨后隔溪闻。疏棂不碍松萝月,高柳时停鸥鹭群。只恐此身闲未得,徵书催发暑如焚。
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借匆匆。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