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门第故违离,千里河山费梦思。
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
今朝有客传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
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寄泰州曾侍郎》是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乡背井、思念故土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泰州的深厚情感和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年门第故违离,
千里河山费梦思。
淮海风涛真有道,
麒麟图画岂无时。
今朝有客传河尹,
是处逢人说项斯。
三径未成心已具,
世间惟有白鸥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开泰州已有八年之久,与故乡相隔遥远的离愁别绪。他在千里之外,对故乡的河山景色付出了无数的思念之情。他对淮海地区的风与浪的真实描绘中,看出了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诗人也认为,即便是描绘麒麟这样神奇的图画,也不会缺乏灵感与时机。在此刻,有客人传达河尹的消息,诗人恰巧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他,可以与他畅谈。虽然他的三径(指事业、功名、成就)还未完全实现,但他的心中已经具备了这些追求。在世间纷繁的事物中,只有白鸥才能明白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乡背井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离乡思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的“千里河山费梦思”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河山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在远方,但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他用“淮海风涛真有道”一句,描绘了淮海地区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诗中还提到了麒麟图画,意味着即便是描绘神奇事物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时机和灵感,而与之相比,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真实和深沉。最后两句“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内心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明了他在世俗纷扰中的孤独与超然。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