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陈公辅听雨轩》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
龙过惊回欹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寄题陈公辅听雨轩》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雨夜中心怀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自然万物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知道时节就能滋润万物是最重要的,不再拿起珠帘细细吟咏。一阵风吹过,惊醒了我躺在枕头上的梦境,屋檐滴水的声音如商霖般点点落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意的方式表达了方回对于时光和自然的观察、感悟和思考。诗人借雨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于生命的思考。

首句"知时润物最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节更替的重视,他认为了解时节变化并善于在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才能滋润万物、促进生长。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人生哲理,即了解时机与环境的变化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生活也同样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不作珠帘暮卷吟"描述了诗人不再沉迷于诗文创作,不再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空间中苦苦思索,而是将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关注自然和现实生活。

下半部分的两句"龙过惊回欹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通过描写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对于现实的触动。龙过指的是风声,诗人在梦中被风声惊醒,暗示了他对于自然力量的敏感和对于外界变化的警觉。屋檐滴水的声音被形容为商霖点点,这里商霖指的是细雨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他对于微小细节的敏感和对于自然声音的倾听。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诗人的心境和对于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于时光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体悟。这首诗词启示人们应当善于观察和倾听,关注自然和现实,与时俱进,与环境相应,不断润物养人,以实现个人成长和生活的美好。

  • 《十月初五日重赋菊》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人言闰在子,节候固应违。此物秉坚正,未怕风霜欺。宁同此身槁,不与清香离。香性自流传,更过梅花枝。

  •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近说阮生病,将无鸡骨妨。贫家移二室,奇字检三仓。相别已经岁,得诗凡几囊。报君张武仲,革履学胡装。

  • 《康衢谣》

    立我臣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 《送伯和侄归里之戍》

    留尔纫秋桂,归欤迫戍瓜。定将儒术饰,肯以惠文夸。狱敬裨王国,帷褰佐使家。公余更努力,学似海无涯。

  • 《送李九贬南阳》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