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鹃底用流血,渴水犹贪饮河。
勿谓山雷象浅,人生口祸常多。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啼鹃底用流血,
渴水犹贪饮河。
勿谓山雷象浅,
人生口祸常多。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中困境和苦难的触动。作者提到啼鹃,它为了鸣叫而流出鲜血,象征着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付出的血汗和痛苦。然而,即使是口渴的时候,它依然贪婪地喝下整条河水,这象征着人们在追求欲望和满足感时的贪婪和不知足。作者进一步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山上的雷声只是浅显的警示,而是要认识到人生中口舌之灾经常发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生中的困境和痛苦。啼鹃流血的形象表达了为了追求理想或目标时所经历的痛苦和付出,而渴水贪饮河水的比喻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欲望和满足时的贪婪和不知足。作者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于人生中苦难和困境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盲目追逐物质欲望,同时也要警惕人际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口舌之灾。整首诗简练而深刻,给人以深思和警示,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洞察力。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