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余。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鉏。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是宋代张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梅山堂主人建安公的境况和作者对其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梅山堂主人建安公,
他的庭院近山色如画,
在美好的日子里,
公爵常常携杖漫步其中。
千百年来,
人们传颂着他的居所,
但谁能记得,
曾经有人深深地爱着他,
并留下了书信。
他的赤诚之心永不变,
他的白发闪烁着星光,
无需修剪。
等到这个国家的人民都安享夜眠,
他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中,
同样钟爱着我的小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建安公梅山堂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山色如画的庭院和公爵漫步其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建安公的景仰和思念之情。诗中提到建安公的名字,使得诗歌具有了具体的对象和情感的寄托。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梅山堂的美景,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接着,诗人提到建安公常常携杖漫步于此,显示出他的优雅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传达了作者对建安公的思念之情。尽管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依然传颂着建安公的居所,但很少有人记得曾经有人深深地爱着他,并留下了书信。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建安公深深的感情,以及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和珍视这份感情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建安公对于家的归属和对作者的深情。建安公的赤诚之心永不变,他的白发闪烁着星光,无需修剪。这里通过建安公的形象,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坚定的品质。
诗的最后一句寄托了作者对建安公的思念之情。当这个国家的人民都安享夜眠时,建安公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中,同样钟爱着作者的小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建安公的期待和对他归来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家的温暖和珍视。
整首诗以寄托和思念为主题,通过描写建安公的境况和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建安公的景仰和对家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建安公的赤诚和坚定,以及对家的珍视,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真挚情感和家庭价值的追求。
文字先生饮,?谓刘执中。?江山清献游。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凡碁妙手不可得,纵横自在能消息。不贪利远施张,举措安详求爱力。曲须曲,直须直,打节斜飞防不测。潜思静虑一时间,取舍临进方便逼。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势输他,勿动色,暗设机筹倍雅饰。恒持自固最为强,尤宜闲暇心先抑。
花瘦水肥三月天,画桡双动木兰船。人家尽换新榆火,唯有垂杨带旧烟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此是鄜州月,人间应更无。欲垂清夜泪,桂影莫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