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尽放途入蹈大方。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二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二首
通往通来无四旁,
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
尽放途入蹈大方。
诗意:
这首诗词以盘山云峰通济桥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走于通路之中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观察到通路两旁没有障碍物,通往和通来的路并没有被任何物体阻挡。他认为即使没有桥梁,也不会妨碍通行。诗人的行走姿态曲折而不拘泥于桥梁的柱子,他毫不犹豫地走入大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通路的理解和态度。诗人通过观察盘山云峰通济桥,将其与人生的旅程进行了类比。他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障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前行。诗人通过形容自己行走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和开阔的态度。他不拘泥于固定的桥梁,而是选择了一种拗折的行走方式,说明他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勇往直前。诗人的态度积极向上,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积极探索和追求,以及对自由与豁达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盘山云峰通济桥的形象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理解。它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豁达的心态,勇往直前,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夜东风太放颠,草塘打破钓鱼船。赖渠自任修船费,无数乱堆榆荚钱。
彩云朵朵西风散,银汉昭昭北斗倾。车上耕夫愁欲泣,桥边织女笑相迎。蝗飞近境行将及,龙卧深渊自不惊。病枕怕闻箫鼓商,谁家乞巧到王明。
沛宫魂魄只思归,不道苍梧与会稽。帝后精神天陟降,宁分南北与东西。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愁何。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买陂塘旋载杨柳,归农未免多务。一庭四序饶风景,且说夜来春雨。香湿渚。爱新树依稀,敷影连三屿。黄鹂不语。怕曲几团蒲,坐忘方定,惊破静中趣。功名事,却笑平生自许。谁调阳律阴吕。而今且向东君问,旧句岂如新句。开腊醑。要醉唤石湖,重缉寒梅谱。荣枯自古。趁九十韶华,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