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化更识真。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寄题识山堂一首》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体如如即我身,
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
谁复如化更识真。
诗意:
这座山体仿佛就是我的身影,
只有眼光高远的人才是真正的有见识之人。
携带着锦囊,突然登上了玉楼,
谁又能像我这样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真理呢?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山体,隐喻着人的存在和个体特征,而诗人将其与自己相连,表达了一种身心合一的境界。诗人认为只有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理。于是诗人携带着锦囊,突然登上了玉楼,意味着他以超越常人的眼光,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通过诗人的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追求真理和卓越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于眼光高远人的赞美和认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想意境,运用了意象的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意蕴和深度。通过对山体、眼高、锦囊、玉楼等形象的运用,诗人把人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以达到情感表达和思想寄托的目的。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抒发了诗人对于超越凡俗、追求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境界的思考。
阿连闻说有归期,准拟俱来赋此诗。已是欲行还小住,纵令频合故伤离。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沉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东邻西舍咫尺间,无舟不得相亲慰。况逢缺食方阻饥,女哭儿啼割心肺。哀哉此情当告谁,上有青天下无地。
易寂无为有感几,几存万物未生时。阴阳理向极中看,天地心从复处知。潮上海门探月窟,日回地户濯咸池。何时骑鹤研朱露,共勘经图叩古羲。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