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是宋代陈文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书阁中的景象,表达了读书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永恒价值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在这座高耸的书阁中,高度难以估量。
此句以书阁的高度来形容其壮丽与庄严,意味着书籍的重要性和价值无法被人们完全认知和理解。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只见到读书人,他们的心与千古同在。
这句表达了读书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与历史和前人的思想相连,心灵与千古相通,表达了读书人对于传承和追求永恒价值的期望。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借此宽阔的空间,端坐于朴素的书斋。
这句描绘了读书人专心致志地坐在简朴的书斋中,以此作为追求知识和思考的场所。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尘世的浮躁无法侵扰,明月清风吹拂。
这句表达了读书人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干扰,沉浸在安静的读书环境中,如明月清风般纯净和宁静。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何况还有书画名家的作品,字画在世间独具奇异之美。
这句赞美了书画艺术的卓越,暗示了书斋中不仅有书籍,还有字画的陈列,进一步丰富了读书人的思想和审美享受。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其中有指引之物,普通人难以窥见。
这句表达了书斋中所蕴含的深奥和智慧,暗示了普通人难以理解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和精神。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曾经听闻堂上的聚会声音,曾以斩轮尝试过其中的欢笑。
这句回忆了过去读书人在读书阁中的欢乐时光,堂上的聚会活动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欢笑。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而你在这里学习领悟,不会感到一丝糟粕的残留。
这句表达了读书人在书斋中专心学习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决心,表示他在这里能够得到纯净和高质量的学术知识。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整日沉浸在书案前的快乐中,除此之外,还会归属于谁。
这句表达了读书人对于学习的热爱和投入,认为读书是一种无比愉悦的事情,除了学习之外,他们无法找到其他能给他们带来如此满足和归属感的事物。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书阁中读书人的景象,表达了读书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永恒价值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书阁的高耸和宽阔、读书人的专注和心灵与千古相通,以及书斋中的书画之美和深奥智慧,展示了读书人追求卓越、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诗词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赞美,以及对读书人在书斋中专注学习的敬佩和羡慕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词句表达了读书人对知识的珍视和对追求卓越的执着,展现了读书的乐趣和对永恒价值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探梅方忆雪中归,转眼青青子满枝。筑圃漫为娱老计,劈牋又赋送春诗。乞身何日还初服?坐食终年媿圣时。睡起西窗澹无事,一枰闲看客争棋。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内园题两字,四掖赐三臣。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手擘才离核,匙抄
浓淡非妆点,纵横谢剪裁。凭栏一凝睇,图画信天开。
夜空如监碧新磨,倒影疏星乱素波。天色水光无别处,为君垂手揽银河。
玄鸟司春,苍龙登岁。节物变柳,光风转蕙。瑶席降神,朱弦飨帝。诚备祝嘏,礼殚珪币。
佳丽古神州。画出营邱。龙飞凤舞小瀛洲。一自水流东去后,多少离愁。湖上泛龙舟。歌吹悠悠。翠华黄屋旧曾游。王气消沉遗恨在,烟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