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
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兖州孙大夫绝尘亭的赞美和倾诉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
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兖州孙大夫绝尘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人世间的感悟。

诗的第一句“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表达了诗人不愿去读远游的赋作,而是心情舒畅地留在兖州孙大夫的绝尘亭里。这里的“兹地”指的就是绝尘亭所在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描绘了绝尘亭周围的云山景色,形容了山峦环绕、云雾缭绕的美景,同时也隐含了自然界万物形态各异、繁多而繁杂的景象。

第四句“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诗人觉得世事纷繁已经远离自己,而风和水却依然绕着绝尘亭曲折流动,意味着宁静与恒久的存在。

倒数第二句“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描绘了诗人夜晚倚着手杖,看着雨水从东山上落下,烟雾逐渐散去的景象。这里的东山象征了远方,暗示了诗人心中所向往的远方。

最后一句“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疏离和对绝尘亭的眷恋之情。诗人认为自己与绝尘亭心灵相通,不愿与世事长久纠缠。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云雾、雨水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疏离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世间的关系的思考与感悟。

  • 《静乐轩喜成》

    山县为官不见山,一朝列嶂忽当关。抽身牒拆时舒眼,领客杖藜聊解颜。常乐本来由我静,倦飞每尔愧知还。莫嫌邑小仍兼陋,曾有涪翁赏中间。

  • 《黄蜀葵》

    娇黄无力趁芳菲,待得秋风落叶飞。空有丹心能就日,年年憔悴对斜晖。

  • 《惜余春》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 《新丰道中》

    长飚卷炎埃,澄空出秋素。迢迢铁瓮城,回首隔苍雾。酒帘颺荒市,笳鼓发深戍。倚逢问舟人,云是新丰路。篱路鸡欲栖,野水牛半流。不见抱琴人,斜阳在高树。

  • 《元宵雨》

    穷人不谋欢,元夜如常时。晴雨均寂寞,蚤与一睡期。朱门粲灯火,歌舞临酒池。酒阑欢不足,九街恣游嬉。前呵惊市人,箫鼓逐后随。片云头上黑,翻得失意归。

  • 《素梅 其一》

    大庾岭头春似海,不是寻常白玉堂。昨夜护龙河上看,一天明月四檐霜。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