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
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
杨子有雅尚,传家守清规。
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
却恐非其宜。
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
昔贤忌独清,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杨宰清畏轩》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人以为重要的是谨慎独处,世人都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现今社会多是炫耀俗事,我常常担心自己无法明辨是非。杨宰有高雅的品味,代代相传守着纯净的规范。他折腰耕作三十年,并不嫌弃地位低微的州县。但我担心这并不适合我。我要慎重地运用晦涩的言辞,安静地隐藏天机。古代贤人曾经忌讳过过于清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贵重慎独和高雅品味的向往,对现代社会以炫耀俗事为主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处境和选择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杨宰守清规、勤劳耕作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纯净和安宁生活方式的渴望。同时,他也意识到过度追求清高可能带来困扰,因此他选择以晦涩言辞表达自己的内心和理念,希望能在安静中探寻天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美德和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当时社会的浮躁和追求名利的风气。通过对杨宰的描述,作者借以映射自己对于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的思考。诗中的"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表达了作者对于勤劳耕作和谦逊从事日常工作的认同,将这种态度视为守护清规的一种方式。
诗词最后几句"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昔贤忌独清"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决心。他认为自己应该使用晦涩的言辞,将深奥的思想融入平凡的生活之中,以此来隐藏自己的天机。作者也指出古代贤人对于过于清高的警惕,暗示了他对于追求纯净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保持适度和平衡的警醒。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宰清规的赞美和对个人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高尚品格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选择的思考和警醒。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檐际犹余残溜。檐外淡云月逗。风雨漫经旬,依旧*娥眉皱。晴否。晴否。早是落花时候。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城市多溷濁,溪山宜避喧。山色日在门,变态从朝昏。悠然得之心,真乐方自存。此心诚不渝,轩冕何足论。
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礼乐终,烟燎上。怀灵惠,结皇想。归风疾,回风爽。百福来,众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