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递盈阙,八还齐暗明。
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
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
何时煨芋火,相与听瓶笙。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题真相寺遥月堂仍简礼上人》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特递盈阙,
八还齐暗明。
须从心观觅,
莫认指摽生。
地僻人声远,
山空夜气清。
何时煨芋火,
相与听瓶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洪咨夔对寂静、宁静和内心观照的渴望。诗中描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远离尘嚣,没有人声喧嚣,山空气清。诗人呼唤着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这种宁静,寻找内心的真相和意义。诗人渴望时机成熟时,在这样的环境中煨芋火,与他人一起欣赏瓶笙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静谧、寂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觉醒和寻求真理的向往。诗中的"四特递盈阙,八还齐暗明"是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描绘,暗示着世间万物的循环和变化。"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表达了诗人认为真理和意义应该从内心观察和体验,而不是被外界的指摘所束缚。"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强调了诗人追求宁静和清净的心境。最后两句"何时煨芋火,相与听瓶笙"表达了诗人对时机的期待,期待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共同享受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相结合,表现出了对宁静、自省和追求真理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意义和内心觉醒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寄托和宁静境界的情感追求。
居家到底胜居官,啼鸟声中昼掩关。待得小园花落尽,更须移酒对青山。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曨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