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间叹阔疎,相忘两地复江湖。
书来笔底惊强健,诗去吟边想步趋。
好对青山看歌舞,莫嫌红粉笑髭须。
凤毛已有哦松韵,尚记金华旧范横。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寄汪尚书》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五十年间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回忆和思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十年间叹阔疏,
相忘两地复江湖。
书来笔底惊强健,
诗去吟边想步趋。
好对青山看歌舞,
莫嫌红粉笑髭须。
凤毛已有哦松韵,
尚记金华旧范横。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寄汪尚书》以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惋惜和对人生的反思。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之间疏远的感慨,彼此相忘于两地之间,但最终又重逢于江湖之中。第二句提到书信的来往,作者从对友人的书信中感受到了友人的强健和坚韧之处。第三句描述了诗歌的离去,作者在吟咏边塞之时想到了友人的行踪。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能够欣赏美好的风景和欢乐的歌舞,不要嫌弃岁月的痕迹。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提到了友人的名字并以此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描写友人的坚韧和自己对友情的怀念,诗词展示了岁月流转中人情的变迁和珍贵友谊的可贵。同时,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岁月的对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春江多大风,每盛肯遽微。吹人虽不寒,崩浪良足唏。嗔读揭几帙,妒梦摇斋扉。况乃驾舻栧,敢与争狂威。郁郁羁思倦,寥寥遨侣稀。危陟据隄阜,遐眺穷湾圻。引雏鹊始大,长笋荻已肥。草远安所极,絮残犹自飞。眷此惜暮景,感怆将畴依。去国候屡改,怀人事多违。袍弊苦肤汗,药{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何年蒨蒨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天女戏抛群玉佩,风姨吹散万解杯。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发尽皑。冻合诗肩不成句,六花时入轿窗来。
月向天边夜夜生,秋风何处彩云横。鱼无密信来青海,蟢有闲丝挂晚晴。春玉渐看腰似削,愁城不怕酒如兵。而今只合笼鹦鹉,能向琵琶唤小名。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作传。横塘地主总好事,凌波不过空山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