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琅玕绕碧梧桐,面面轩窗面面风。
剩著图书围几席,何妨门径拥蒿蓬。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季夏郊墅即事》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玉环绕着碧梧桐,
每个窗口都迎着微风。
书籍摆在几席上,
何妨门径上披着蒿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季夏时节的郊外住宅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环境和自由闲适生活的喜悦之情。通过描绘墅中的景物和生活细节,诗人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自然世界和书籍知识的热爱。
赏析:
1.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作品中的碧梧桐和碧玉形成了对比,突显了自然环境的美好。窗口迎风,使凉爽的微风吹进房间,给人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2. 书籍和知识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图书围在几席上,表明作者的居所充满了书香。这暗示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的文化修养。门径上披着蒿蓬,可能指的是门前的野草,这象征着自由和宽广的知识之门。通过书籍和蒿蓬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宽广知识和自由思想的追求。
3. 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洋溢着安逸和自在的氛围。作者以平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舒适的居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可能有许多事情困扰着我们,但在宁静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总体而言,《季夏郊墅即事》通过对自然环境、书籍和自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程公许的审美情趣和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东家西家两相诮,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东家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男舂女爨二十载,堂上未为衰老人。
缓引牙樯载绮罗,宽围丝锦著笙歌。小抬醉眼游丝外,夕照御城奈乐何。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句法传丛林,五言如
亭亭玉立谢栽培,却笑凡花杂草莱。水面不教蜂蝶见,天边偏引鹭鸥来。化工岂是夸呈瑞,人意何须岂妄猜。并秀六房如可信,里中他日又公台。
一树樱桃鸟啄残,麦秋天气尚轻寒。蚕登曲箔桑初尽,燕补新巢土未干。囊里古方闲自检,镜中华发老羞看。花时不共刘郎醉,辜负东家芍药阑。
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斯首不自保,光足舒帝腹。我心异老聃,惊宠不惊辱。岂敢示他人,吟之将自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