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揽轺轩一整冠,江西吏胆至今寒。
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
身必静休犹是病,心无拣择始知安。
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间看。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徐稚山》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担任官职,风光一时,现在却是江西的小吏,胆子都被冻得发寒。人民疲惫地仰望着德行高尚的人,认为这才是最珍贵的。与此相反,乡间的老人却认为官职并不比他们更好。我必须使自己保持安静,否则会生病;只有心境不受拘束,才能真正感受到安宁。我对于高尚的情操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我决定借助诗篇来寻找答案。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曾经的官职和现在的境况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作者认为真正的尊贵和珍贵不在于官位的高低,而是在于德行和品德的高尚。他感叹人民疲惫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仰望那些具有高尚德行的人,而不是仅仅追求权力和地位。作者同时也批判了社会对于官职的过度追求,认为官职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赏析:
《寄徐稚山》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官位和德行的对比,作者提出了对于人们价值观的质疑。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应该建立在品德和德行的基础上,而不是仅仅追求权力和地位。诗中的"疲民仰德"和"野老言公",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和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尊重。诗的最后两句"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间看"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于诗歌的信任。通过诗篇的表达,作者试图寻找真正的心灵安宁和情感满足。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衮衣但决妖邪谶,茅士先封不义臣。须信俯随鸡鹜食,岂如湖海一闲身。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秦王宫中不得近,从破衡成欲谁信?白头游客困咸阳,憔悴黄金百斤尽。海中仙人黄鹤举,大笑人间争腐鼠。丈夫何意作苏秦?六印才堪警儿女。古来多为虚名老,不见阿房净如扫。千年虎豹守天门,一日牛羊卧秋草。
想见朱衣吏,催排玉笋班。老臣绝朝谒,北望祝南山。
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热不相饶。上皇失喜宁王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肃肃路寐,相维明堂。二信鉴止,三圣侑旁。灵期诉后,祠节齐庄。至诚闰贶,降福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