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张至秘校》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
柳绵飞後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张至秘校》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关山一里一重愁,
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
西楼吟断月如◇。

柳绵飞后春应减,
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
亦应沟水更东流。

中文译文:
一座关山,一里一重愁,
思念远方,伤离别之痛未曾停歇。
南边的道路望去,云雾似乎是一幅帷幕,
西楼上吟唱的声音戛然而止,月亮如同一个◇。

柳絮飞舞过后,春天的气息应该减弱,
兰花的小径荒芜时,旅客也感到疲倦。
我想寄一封信给东流的沟水,询问它的近况,
但沟水也许会告诉我,它更向东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的感受。诗中的关山和远方象征着离别和思念的隔阂,而愁绪则在每一里路上加重。诗人望着南边的云雾,感觉它们像一幅帷幕,将自己与远方隔绝开来。西楼上的吟唱声戛然而止,月亮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变迁和旅客的疲倦。柳絮飞舞过后,春天的气息逐渐减弱,兰花小径也变得荒芜,这些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寄一封信给东流的沟水,希望了解它的近况。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沟水也许会告诉他,它正向更远的东方流去,这种描写暗示了时光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韵味。

  • 《登第报家人》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 《岭南归后献诗》

    龙褒有何罪,天恩放岭南。敕知无罪过,追来与将军。

  • 《臧僖伯谏观鱼》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

  •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属国新从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前生恐是卢行者,後学过呼韩退之。死後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凭君为算行年看,便数生时到死时。

  • 《病中绝句》

    睛色先从喜鹊知,斜阳一抹照天西。竹鸡何物能无赖,如许泥深更苦啼。

  • 《谢程帅袁制使》

    江左风流人,安石颇巨擘。丝竹不去耳,用逃忧患域。陶琴不须弦,我辈所矜式。设逢东山翁,兕觥与浮白。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