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始议态,寓兵复言攻。
二年大江南,兵弋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
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韩元吉的《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筑城始议态,
寓兵复言攻。
二年大江南,
兵弋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
惟子与我同。
诣阙请长缨,
终军本儿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军事的思考和感受,以及他对友情和忠诚的赞美。诗中描述了建造城池和讨论战争的场景,描绘了大江南的战争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和朋友在动荡时期的忧虑,同时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信念。最后,诗人表达了他们乞求担任军事职务的愿望,将自己比喻为儿童,表达了对国家和军队的忠诚。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韩元吉对战争和友情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和建造城池的场景,通过形象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动荡的氛围。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自己和朋友的共同处境和情感,强调了友情和忠诚的重要性。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儿童,揭示了他对国家和军队的无私奉献和忠诚。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友情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动荡和战争氛围。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