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子静》

有约来何晚,行吟溯远风。
老怀清似水,双鬓乱如蓬。
晤晤非无得,疏慵政略同。
秋来湖上集,只是欠单公。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子静》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子静
约定的时间为何这般晚,
行走吟咏回溯那久远的风。
年老的心清澈如水,
双鬓凌乱如蓬草。
相见时言谈不乏收获,
疏懒的行为与政治智谋相同。
秋天来到湖上聚会,
只是欠缺了单公。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之意,表达了诗人刘子翚对子静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约定时间未能准时相见的遗憾之情,同时表达了行走吟咏的心境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诗人形容自己年老的心境如清澈的水,双鬓凌乱则象征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认为与子静相见时,不论言谈或行为都能有所收获,而自己的懒散态度与政治智谋不谋而合。最后,诗人描述了秋天湖上的聚会,唯独缺少了子静的陪伴。

赏析:
《寄子静》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表达,通过对时间、行走、年老、相见和秋天聚会等意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诗人抒发了对约定时间的遗憾,寄托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形容自己年老的心境和凌乱的双鬓,诗人表达了岁月的无情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的“晤晤非无得,疏慵政略同”一句,既揭示了诗人懒散的态度,也隐含了对现实政治的一种思考。最后,诗人以湖上秋聚的场景作为结尾,凸显了诗人与子静相聚的期盼。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诗意的韵味。

  • 《次韵朱饰之中秋玩月因以送之》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 《西山草堂》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 《鹧鸪天》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 《梅花三首》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 《十报恩 勉门人》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 《好事近》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