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黄冠备扫除,空餐忽忽岁云徂。
击衔每愧监临旷,书考犹欣过犯无。
地主多情馈椒酒,阍人失职废桃符。
绝怜榾柮通红火,不与吾儿共地炉。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甲寅岁除》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老戴黄冠备扫除,
空餐忽忽岁云徂。
击衔每愧监临旷,
书考犹欣过犯无。
地主多情馈椒酒,
阍人失职废桃符。
绝怜榾柮通红火,
不与吾儿共地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甲寅年(宋代历法中的一个年份)年末岁除之时的心情和景象。诗人戴上黄色的冠冕,准备进行年末的大扫除工作。他空着肚子,匆匆忙忙地迎接岁末的离去。诗人击鸣年兽的铃铛,每次都感到惭愧,因为他在守卫岁月的过程中感到空旷寂寞。他对自己进行反思,欣喜于自己没有犯下过错或过失。地主们慷慨地赠送馈赠椒酒,但负责看守住宅的门卫却失职,弃置了守护家庭平安的桃符。诗人感到遗憾,因为他的孩子无法与他共享家庭的温暖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岁末岁除之时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思考。诗人戴上黄冠,意味着他身份的尊崇,但这也加重了他的责任感。他在清扫的过程中,感到岁月流逝的匆忙和虚空。击鸣年兽的铃铛是一种象征,每次敲响都让诗人反思自己的职责和自我价值。尽管他感到孤独和寂寞,但他心中依然欣喜,因为他没有犯下过错或过失。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自身操守的自豪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中还出现了地主赠送椒酒和门卫失职的情节,这反映了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差异和疏离感。地主们以椒酒表示友好和慷慨,但门卫的疏忽却使家庭安全受到威胁。诗人对此表示遗憾和绝望,认识到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共享家庭的快乐和温馨。
整首诗词通过对岁末岁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责任和家庭的思考。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岁月更替中显得孤独而温情,他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和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闻君公事苦喧卑,红粟堆边独歛眉。已入朝行翻掌庾,未如畿尉且吟诗。堰头笑傲同张祜,市里优游比路随。唯有才名藏不得,山阳留滞肯多时。
二水城南路,谁人处士家。不为轩冕累,尽洗市廛华。庭立竹千个,墙留梅数花。吾庐归未得,对此重咨嗟。
秣马践古辙,经术导先路。士要人品高,与俗殊好恶。忮心虿尾毒,褊心螳臂怒。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故国岂乔木,遂应人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