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
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
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建溪十咏其七大中塔》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
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
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建溪地区的七座大中塔,通过描绘塔的景象和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和神圣的氛围。诗人运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塔与天空、自然和宇宙联系在一起,展示了建溪地区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瑰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建溪地区的七座大中塔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和神圣的氛围。首句“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通过塔的高耸和矗立于寒空之中的形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接着,“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描绘了风铎和清梵的声音回荡于空中,晴朗的天空中彩虹映照着高耸的晴幡,给人以神秘而美丽的意象。接下来的两句“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描绘了香花散发着芬芳的香气,仿佛把整个海国都弥漫其中,塔的金碧色彩仿佛是在模拟天宫的壮丽景象。最后一句“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以绝顶登临之处来形容塔的高耸,将整个谿山都视为掌心之中,并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塔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建溪地区的大中塔,展现了壮丽的景观和神圣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佛教文化的瑰丽和诗人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将塔与自然、宇宙相联系,赋予了塔以更加庄严肃穆和超凡脱俗的意义。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建溪地区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瑰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初政寰区望太平,黎民乐业喜更生。裴公用舍无轻重,天下从兹有重轻。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