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不识王有道,抔土空传唐校书。
闻道遗诗尚多有,典型不似晚唐余。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周文显借阅王有道集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王有道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乡人不识王有道,
抔土空传唐校书。
闻道遗诗尚多有,
典型不似晚唐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乡人不了解王有道这一现象为起点,表达了对王有道的遗忘和忽视之感。王有道是指唐代的文学家王勃,他的作品广为流传,但是在当时乡间的人们并不熟悉他的名字。"抔土空传唐校书"表明人们只是模糊地传颂着王有道的唐代学者的身份,而并不了解他的真正价值。
接着,诗人提到王有道的遗诗依然存在且数量众多。"闻道遗诗尚多有"表明王有道在文学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还传世。最后两句"典型不似晚唐余"意味着王有道的作品并不像晚唐时期的文人余温那样普遍,但它们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王有道的遗忘与作品的传世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珍视。它提醒人们要重视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以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智慧的认同。诗词中的情感微妙而深沉,展示了作者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推崇。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著论端能拟过秦,苦吟长学跨驴人。十年不调非求异,三径为资本作贫。回首浮梁屡还往,断魂宿草几陈新。藏家有集曾三复,借我流传莫谩珍。
诏命虽殊异,行装亦等闲。蓬壶如得路,藜杖似归山。赴约过嵩岭,辞家到竹关。从兹位清峻,野客转难攀。
阁老今无地上身,黄麻紫诰两沉沦。虚悬东岭来时月,难挽西山去后春。试割冰鲈犹脆薄,重餐野橘尚甘辛。最怜赵子同心事,相看题封泪染茵。
此行殊匆匆,天色不肯借。更待海棠晴,满意孤山下。
废功看不已,醉起又持杯。数日帘常卷,中宵雨忽来。凄凉无戏蝶,零落在苍苔。造化根难问,令人首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