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酒源头一拜神,麕羊瓮茧便青春。
当年旱魃矜余虐,祷去阳侯失旧津。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诗词:《姜池源庙二首》
樽酒源头一拜神,
麕羊瓮茧便青春。
当年旱魃矜余虐,
祷去阳侯失旧津。
中文译文:
酒樽源头向神一拜,
麕羊装满瓮中显青春。
昔日旱魃曾威胁余命,
祷告阳侯失去了古老的泉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邓肃所作的《姜池源庙二首》。诗人以姜池源庙为背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人借酒樽向神明表示崇敬之意,显示出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姜池源庙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对诗人来说,这里寄托了人们的祈求和希望。
其次,诗中提到了麕羊和瓮茧,麕羊象征着丰饶和祥瑞,瓮茧则代表着宝贵的事物。诗人通过描绘麕羊装满瓮中,寓意着源泉的丰富和富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这种丰盈的意象与姜池源庙作为祈福之地的主题相呼应。
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旱灾,旱魃是传说中的一种恶灵,代表干旱和瘟疫,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威胁。阳侯是水神,失去了旧有的泉源,意味着人们失去了美好的过去,生活受到了困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旧时光的留恋和对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信仰、丰饶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姜池源庙的景象和历史事件,诗人通过抒发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对神灵的敬仰、生命的热爱以及时光的无情流逝,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四月十一日立夏。〉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