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
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
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
莫嗟登陟苦,明日年潇湘。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将到永州宿村舍》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野宿孤村的情景,描绘了山行途中的荒凉景象,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坚持追求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到永州宿村舍,
靠近永州,我要在乡间小屋中过夜,
朝代:宋代,作者:李曾伯
野宿孤村迥,
我在荒凉的孤村野宿,
山行十里荒。
行走了十里山路,一片荒芜。
犊眠衰草壤,
小牛在衰草覆盖的土地上安睡,
马踏落梅香。
马蹄踩过落梅,芬芳弥漫。
入眼春晴薄,
眼前的春天晴朗而薄弱,
打头风势扬。
面对顶头而来的风,扬起头颅。
莫嗟登陟苦,
不要为攀登山峰而苦恼,
明日年潇湘。
明天将是新的一年,我将在潇湘地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旅途中的野宿经历,展现了一种孤寂而坚毅的精神状态。孤村的荒凉景象和衰草覆盖的土地,传达出一种萧条和孤独的感觉。然而,马踏落梅香的描写,带来了一丝清新和芬芳的气息,给整个诗篇注入了一丝生机。作者面对春天的薄弱和逆境中的风势,表达了不畏艰难、乐观向前的坚定信念。最后两句“莫嗟登陟苦,明日年潇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坚持追求的勉励。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临歧约共屠苏酒,及饮屠苏汝未归。纵使举头瞻日近,可堪返顾见云飞。索长安米难淹久,回剡溪船果是非。别后安书如束笋,眼穿新岁雁来稀。
野店溪桥供晚饷,吟边醉里弄春风。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名宦不辞成寂寂,岁时惟恨去匆匆。颇闻禹穴遗书在,安得高人与细穷?
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拟拨残书出郭行,浮云忽已败春晴。穷阎今雨无车马,卧听深泥溅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