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江边使,乡邻病侔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江上二首》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侔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中文译文:
远离江边的人写书寄回家,乡邻们的疾病如同密集。
怎能说我是万里客,更加倍感百身的忧愁。
败落的事业今天有谁会关心,为了自身的生存我感到羞愧。
我双眼患上了西南地区的疾病,傍晚时分依靠着小船静静倚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江边写书时所感受到的孤独和痛苦。诗中,作者感到身处异乡,与乡邻们的病痛共同积累,倍感忧愁,对于自身的失败和苦难,他感到无人关怀。他自责自己只顾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了乡亲的疾苦。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患上了眼疾,倚靠在扁舟上,眺望着西南地区的落日,情绪低落而寂寥。
整首诗在描绘作者的身世和内心感受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希望改善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然而,他的改革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和阻力,导致了他失败的结局。这首诗可以被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改革事业的失败和被遗忘所产生的失望和忧伤。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通过描绘孤独、痛苦和内疚的形象,表达了对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反思,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感慨和情绪。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棣华晴雨好,风急手足寒。百战今谁在,羁栖见汝难。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蓬莱易到人难见。香火无凭空有愿。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
为向东林问起居,更询李白近何如。携琴想对青霞顶,觅句应巡碧玉除。无复风流陪二老,空怜憔悴似三闾,冰霜凛凛河流断,安得双鱼送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