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闲。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江亭晚眺》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日下崦嵫外,
秋生沆砀闲。
清江无限好,
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
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
回首六朝山。
中文译文:
太阳下落在崦嵫山之外,
秋天在沆砀河岸生长安宁。
清澈的江水无边无际地美好,
白鸟也忍不住陶醉其中。
雨过之后,云彩收拢在山岭间,
天空中的月亮升起在湾曲处。
归程的马鞍侵入了调羹的形状,
回首望去,六朝古都的山峦依然矗立。
诗意与赏析:
《江亭晚眺》是王安石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江亭晚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和美好。
诗的开篇以日落为背景,崦嵫山位于日落的地方,暗示诗人身处偏远的乡间,远离尘嚣,心境宁静。接着,诗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沆砀闲"来形容河岸的宁静与静谧。
接下来的两句"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美丽,以及白鸟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游弋自在的情景。这里的江水与白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与现实中繁忙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雨过之后,云彩收敛在山岭间,天空中的明亮的月亮升起在江湾处,给人以静谧祥和之感。最后两句"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表达了诗人驱马归程,回首望去,远处依然矗立着六朝古都的山峦,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家园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家园的向往。诗人以淡雅的笔触,将大自然与人的情感相融合,给人以一种宁静、闲适和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
虎锡多年寄宝坊,氍毹宴坐赤髭长。鹄灯雪岭分千焰,蒲馔鸡园积聚香。定水昼寒销漏叶,社池秋晚亚莲房。何时拂席升麟殿,麈毳微飘法座傍。
柱史荒坛仅有名,可能香火似承平。却愁旧制难遥领,直要先生出按行。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露花犹有好枝开。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尽须珍重掌中杯。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枝北枝南恨未除,春风误到寿阳居。诗家不识梅花讳,把做好看夸道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