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忧绪已千端,谁唤扁舟下濮干。
落日明舡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鬓边忧绪已千端,
忧虑之情在作者的鬓发旁边纷纷起伏,
谁唤扁舟下濮干。
不知是谁唤醒了作者,让他乘坐扁舟驶向濮干。
落日明舡剑如电,
夕阳下明亮的船只犹如电光,
勇心触拨到楼兰。
勇敢的心灵触动着远方的楼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渴望,展现了他对未知的追求和勇敢的精神。诗中的鬓边忧绪和落日明舡都是作者内心纷繁思绪的象征。作者忧虑万端,但又被某种力量唤醒,让他乘坐扁舟前往濮干。夕阳下的明亮船只则呈现出勇敢与迅疾的意象,犹如剑一般闪电般地行进。勇敢的心灵触动着楼兰,楼兰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神秘而遥远的地方,代表着诗人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未知的向往和对冒险的渴望,表达了他勇敢探索的决心。通过描绘忧虑和追求的对比,诗词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未知时坚定勇敢的态度。同时,诗中运用了景物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