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黄山寺时的景象。诗人通过细雨和微云的描绘,展示了山间的宁静和神秘氛围。诗人称自己的眼睛为"千里看山眼",意味着他有一双能够穿透千里远山的眼睛。他来到黄山寺,寻访佛祖的居所,想要一睹佛祖的真容。虽然已经领悟到了黄山的真正面目,但是主峰仍然被白云所遮掩。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探索和对佛祖的朝拜之情。诗人的眼睛象征着他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已经领悟到了黄山的真实面貌,认识到了黄山之美超越了物质的表象。然而,主峰仍然被白云所掩盖,这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永远无止境。诗中的细雨和微云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柔美。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人的境界。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