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
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
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
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是张耒创作的两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到达寿州,远眺淮山的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
浩荡平波欲接天,
天光波色远相连。
风鸣雨桨初离浦,
岸转青山忽对船。
泽国秋高添气象,
人家南去好风烟。
步兵何必江东走,
自有鲈鱼不值钱。
译文:
广阔的平静波浪似乎要接触天空,
天光和波浪的颜色在远处相连。
风声和雨滴刚离开港口,
岸边的青山突然对着船只。
这个富饶的国家在秋天更加气象万千,
人们纷纷南去,风景如画。
步兵为何要去江东,
这里有着廉价的鲈鱼。
诗意:
诗人张耒通过描绘寿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展示了广阔的江河和连绵的青山,以及湖泊上的船只和港口的景象。描绘了秋天波澜壮阔的景色,富有气象万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江东和寿州的鲈鱼价值,表达了对家乡美食和生活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寿州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寿州丰美的自然景观和江东的步兵相对比,凸显了家乡的优美和独特之处。诗词中的意象生动,通过描述平波、天光、波色、风声、雨滴等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色的美丽。
诗人张耒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唯美的风格著称。这首诗词也展示了他的写作特点,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情,以细腻的描写展示自然景观的美丽。整首诗词以景写情,以景抒怀,既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