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燎修鸿报,斋居祓至诚。
还登八觚畤,亲用一元牲。
瑞月随黄屋,鲜云抱紫营。
天香浮玉帛,霄籁避咸英。
陟配文交举,来同福备成。
均休敷恺泽,冠朔让尊名。
喜动吹莩气,欢流浃宇声。
空参尧壤末,试颂泰阶平。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郊报纪事奏御》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郊祀仪式为背景,描绘了丰收祈福的盛况,表达了君臣和百姓共同祈求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郊祀的盛况。阳光炙热,修鸿高飞,传递着吉祥的信息;斋居虔诚祭祀,洗净心灵;登上八觚畤,亲手奉献祭品;瑞月悬挂在黄色的宫殿上,鲜云环抱着紫色的帐幕;天香弥漫在玉帛之上,天籁之音避开凡俗之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郊祀仪式的庄严和祥和。
诗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安康的美好祈愿。皇帝陟登泰山,以示对文化的扶持和重视;百官随行,表达了对皇帝和国家的支持;各种祭品和祭礼备齐,以示对神明的敬意;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宇宙。这些描绘带给读者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词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寓意。诗中的山川、天象、香气和音乐等元素都是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和谐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传递了对国家兴盛和社会安宁的祝福。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美好生活和繁荣昌盛的向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展现了郊祀仪式的盛况和人们对国家繁荣的期待。它既是对祭祀仪式的歌颂,也是对社会和谐繁荣的美好愿景的表达。
为爱山房峭绝,十年两借禅床。松声夜半清枕,洗尽世间笙簧。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无情雁。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犹记杏栊暖。银烛下,纤影卸佩款。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风刀快,翦尽画檐梧桐,怎翦愁断。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橘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杳杳,犹有人、能相记否。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添清景,疏韵入芭蕉。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小臣阻天对,血涕夜霑裳。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修廊。迎门有禅伯,梵行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棹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