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来格律辞皆老,却恨有砖抛不早。
只因清兴与花同,千咏昔闻今健倒。
君家装额要冰肌,我圃耐寒夸合抱。
秀色孤根各自宜,玉堂茅舍俱相恼。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交代赵从之善石见和次韵奉答》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老成的格律和辞章表达了作者对砖石的喜爱和对清雅风光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诗来格律辞皆老,
却恨有砖抛不早。
只因清兴与花同,
千咏昔闻今健倒。
君家装额要冰肌,
我圃耐寒夸合抱。
秀色孤根各自宜,
玉堂茅舍俱相恼。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敬重和自己对砖石的钟爱之情。作者抱怨自己的砖石作品没有早日传世,但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对清雅风光和花卉一样钟爱,千篇一律的古典诗词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然而,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向往古代的兴盛和辉煌,渴望能够像古人一样能够留下不朽的作品。
诗词通过对砖石和花卉的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作者形容砖石装点君家的额头,意味着砖石的冷艳之美,而自己的花园则夸耐寒之能,可以将花木合抱,表达了花卉的秀丽和生命力。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美丽,但它们却都感到对方的存在带来了一些困扰,表明了作者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与他人的交流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典诗词和砖石花卉的热爱,通过对比描绘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存在带来的矛盾。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推崇和对个人创作困境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传统与现实之间的纠结。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古道不可行,时对窳樽饮。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礼备告具,心俨容庄。工歌屡奏,声和间章。崇坛陟降,济济跄跄。灵光共仰,嘉荐芬芳。
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昨朝拜床前,不敏只自怆。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甕盎。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流水颓阳不暂停,东流西落两无情。不是世间人自老,古来华发此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