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崔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诗一卷。
中文译文:结定襄郡狱,效法陶渊明的风格
诗意: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河东任职期间,前往定襄县调解纠纷的情景。定襄县的小孩们纷纷争吵,老人们不敢发表意见,太守也无法处理。诬告信函堆积如山,文件繁重。作者牵引着争斗的双方,呼喊着田家的孩子。作者来了解决狱案,经过五次听审,理解了疑点。无论大小情况都需加以考虑,从未施加过鞭打责罚。此时正值三月黄昏,田野间农作物勃勃生长,村巷鸣鸽啼鸦,田园引流水。这个地区的习俗多样,不同于中原的文化习惯。边塞人民也来咨询问题,作者倍感劳累。
赏析:这首诗词以崔颢自持奇高(同治元年说崔颢死了,崔颢还在人世也)的才调,国家的时令变化对其想象力的诱发得出来,用语巧"暨春江花奔走"(给予春江赞词),交织到民风的描写上,愈发显示了崔颢"状工拙、势不屈、斗志等的独英司命。
溪头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隔日春先立,崇朝岁始除。去来身不定,好恶梦皆□。□□千山外,舟车一月余。岂真休客担,犹□□家书。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堆,青山不知处。
长干白下相逢少。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半年无信归,独自宋罗帏。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