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嗟发落》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早晨也感叹着头发的凋零,
傍晚也感叹着头发的凋零。
头发凋零殆尽,确实可叹,
头发生长,亦不讨厌。
既不用劳心洗沐,
也不需费神梳理。
最适宜潮湿的炎热天气,
头发轻盈,无需束缚。
脱下肮脏的巾帻,
解开尘土的缨络。
将冷泉贮存在银瓶中,
倾出一勺在头顶。
如同甘露滋润般,
坐享清凉的乐趣。
因悟自在的僧侣,
也得益于剃削之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头发的凋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诗中的“嗟发落”意味着对头发凋零的感叹,早晨和傍晚都感到头发的凋零,暗喻人生的短暂和无法逆转的衰老。然而,作者并不因此感到悲伤,反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纳头发的生长和凋零。
诗中描述了头发凋零的过程,用词简洁而准确,展现了头发的生命力和人生的无常。作者通过对头发的思考,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诗中提到头发不需要洗沐和梳理,暗示作者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头发的轻盈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与炎热天气下的清凉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将冷泉倒在头顶的场景,这种清凉和滋润带给作者一种享受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剃削头发的僧侣对于头发的舍弃和对自在境界的领悟。
整首诗词通过对头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领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它从头发的凋零和生长中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狉狉鹿豕篱畔,忙忙燕雀檐牙。
銮殿秋深,玉堂宵永,千门人静。问天上、西风几度,金盘光满,露浓银井。碧云下双鸾影。迤_笙歌近笑语,群仙隐隐。更前问讯。堕在红尘今省。 渐曙色、晓风清迥。更积霭沈阴、都卷尽。向窗前、引镜看来,尚喜精神炯炯。便折简、浮丘共酌,奈天也、未教酩酊。来岁却笑群仙,月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且替疲兵弃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天子时清不巡幸,只应鸾凤集梧桐。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