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佛法智慧的升华和无限广大的思想。诗中探讨了佛法的智慧和广度,以及其对世界的渗透。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佛教的视角,探索了佛法的智慧和无限广大的境界。首句"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表达了佛法所指的广大宇宙,佛法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三千"代表无限, "等大千"指的是所有存在的世界。这句表达了佛法的智慧能够洞悉整个宇宙的无限广度。
接下来的两句"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探讨了佛法的智慧和义理的广度。"恒河沙众"是佛教中用来形容数量极大的比喻,意味着佛法所包含的义理众多而无穷尽。"会底岂劳诠"表达了这些义理本身已经完备,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智慧和广度。它表达了佛法所揭示的无限宇宙和无尽义理的境界,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佛教智慧的升华。
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同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一亘清虚衲子家,十方三世个生涯。光明照夜触髅眼,消息含春枯木花。晓色依依云冉冉,天容淡淡月斜斜。母陀罗臂通身是,今日逢场便攃沙。
我登姑苏台,笑指前溪水。水从具区来,古色映清泚。明朝泛秀之去,两岸杂苹芷。萦纡知几曲,举目皆可喜。稻熟千顷黄,秋入四山紫。疎钟度横塘,青帘穿野市。忽惊秀逼人,突兀平地起。飞阁出林颠,穹石满山趾。褰裳上深径,鸣蝉声聒耳。木罅露遐观,欲进足屡止。梵宫开何年,金
春寒还似暮冬天,败絮重披有虱缘。虽欠高僧分白,偶蒙暴客恕青毡。浊醪盎盎贫犹醉,倦枕昏昏昼亦眠。年少从渠笑衰嬾,相呼禹庙看龙船。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测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竟赋怀辞。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钩天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