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
弃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第二十九章:威仪寂静。
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
弃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
诗意:
这首诗以金刚随机无尽颂为题,探讨了威仪和寂静的主题。作者表达了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的意境,以及弃置十方空、言说非本据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为背景,通过探讨威仪和寂静的话题,揭示了一种超越凡俗世界、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诗中的“无所从来去”表达了无上的自由和超越时空的境界,法身不受外在环境的限制,超越了有形有相的存在。而“弃满十方空”则表达了摒弃繁杂的外界纷扰,追求内心的静谧与空灵。最后一句“言说非本据”则引发了对语言和言说的思考,认为言语无法真正描述和捕捉到真实的本质。
整首诗抛开了尘世的喧嚣,探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越,展现了佛教哲理的一面。通过对威仪和寂静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思考超越表象的真实存在,以及超越语言的沟通方式。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递了对内心自由和超越的追求,给人以宁静和启迪。
五更展转待晨光,到晓瞢腾入睡乡。却是金门早朝客,千金不博枕中方。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梦褥光宗,河东右族。向来到耳声华熟。游从两世记金兰,风流二阮居南北。今夕何辰,相亲灯烛。一廛我愿依韦曲。长君未可赋骊驹,山人莫为蒲轮促。
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将军日告急,走马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