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楚楚更堂堂,占得宽閒地一方。
花竹四时随处有,纵无人赏亦何妨。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亭楚楚更堂堂,
占得宽闲地一方。
花竹四时随处有,
纵无人赏亦何妨。
诗意:
这座池塘亭台优雅庄重,占据了宽阔的空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处,都能看到盛开的花朵和茂密的竹子。即使没有人欣赏,也无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池塘亭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闲适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诗人通过形容亭台的优雅庄重,以及占据宽阔空地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宽敞的氛围。花竹四时随处可见,显示了自然的丰富和多样性。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强调,即使没有人来欣赏这美景,也并不妨碍它的存在和价值。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和宽闲生活的追求。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舒适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融入了对自然、生活和心灵的思考,给人以静谧的美感和愉悦的心境。
天窗明未明,飒飒过微雨。已闻高树头,百舌间关话。幽人枕上听不听,变尽春声始飞去。
玩书岩里刻成真,水帘花鬘春复春。一朝敛策去何所,来者对之如古人。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庐乐雁荡。满车图画常载行,到处名山留塑像。
英略古无对,外庸今最良。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掌握尺馀雪,劈开肠有璜。见令馋舌短,烹绕邻舍香。一得古诗字,与玉含异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