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花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
千万恨,寄红雨。
携壶藉草行歌暮。
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
更竹里、颠狂崔护。
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见,曲江树。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缕曲/贺新郎》是宋代刘辰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花开如锦的美丽景象,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词以问句开篇,询问何时种植这些花朵。接着描述了花朵繁茂的景象,花朵在千步之间绽放出美丽的锦绣。在花下,有一位老人仍然记得我,但不同于往日的赏花场所。诗人吹散路边的谢墅花瓣,思念着黄四娘的家,而她已经飘零,靠近前村居住。诗人怀着千万的恨意,将思念寄托在红雨之中。他提着壶,倚靠在草地上,行走唱歌至黄昏。回忆前一宵的深情誓言,停止饮酒,更何况他还要扶持着回家的路。他举起一杯酒,花朵浮在酒面上,他不知不觉地喝了二三四五杯。还有竹林中颠狂的崔护,也在其中。他试着与众多观花的君子们交谈,但如今他们已经俯仰成为过去。你难道没有看见,曲江的树木吗?
这首诗词以花朵的盛开为背景,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与绚烂,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花朵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青春年华,而老人和黄四娘的形象则代表着逝去的过去。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花下的回忆和思绪,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情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人生短暂和光阴易逝的主题。它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当下的意识。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