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
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
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
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荆州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水深成窟,
The river water is deep like a cave,
潜鱼大似犀。
Hidden fish resemble rhinoceros.
赤鳞如琥珀,
Their red scales are like amber,
老枕胜玻璃。
Old pillows surpass glass.
上客举雕俎,
Distinguished guests present carved meat dishes,
佳人摇翠篦。
Beautiful women comb their jade hairpins.
登庖更作器,
Climbing the kitchen to make more utensils,
何以免屠刲。
How can we avoid slaughter?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荆州的景色和人文风情。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深邃如窟,其中藏着巨大的潜鱼,它们的体形宛如犀牛。这些鱼的赤鳞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而苏轼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这些鱼与普通的琥珀相比较,形容其珍贵和美丽。他还描写了枕头的材质,称之为胜过玻璃,强调了其光滑和柔软的特性。
诗中还描绘了荆州的社交场景,上流社会的客人举起雕刻精美的肉食,而美丽的女子则摇动着装饰华丽的翠篦。这些描写体现了当时荆州的繁华和文化的繁荣。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屠杀行为的思考。他登上厨房,自己动手制作器具,意在提醒人们如何避免屠杀生灵。这句话可能有一定的隐喻意义,暗示着苏轼对于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赏析:
《荆州十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在荆州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苏轼以景写情,通过描绘江水和鱼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他同时展示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和文化的魅力,通过描写客人和美女,展示了荆州的繁华与风雅。
诗的最后两句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质,呼唤人们反思屠杀行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反思和思考使得诗词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道德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当时荆州的繁华景象和社交风情。
万险千艰历历更,是非他日伏谁明。著书何用心徒苦,欹枕无眠耳自鸣。劫火不虞逃厄运,浮沤亦复任残生。说与稗官应末減,堂厨初未识鱼羹。
我本迂疏落拓人,满头霜雪满怀春。登山有屐身恒健,挂壁无弦趣更真。往岁郊官殊漫浪,老来学佛离贪嗔。却怜卫鹤齐鸡辈,空费心机不庇身。
是法无高下,纯一非昼夜。无故亦无新,非真亦非假。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椒盘出五辛,下马拂黄尘。千里周南客,明朝汉苑春。草生将去路,花待欲归人。君有陶潜禄,犹胜季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