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杜休官窘可知,更怜坡老惠州时。
三人九日俱无酒,一笑千年各有诗。
我辈固穷生事拙,今秋悭雨菊花迟。
典衣不办杯中物,空嗅青英有所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九日无酒》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九日齐聚却无酒可饮的场景,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索。
译文:
九日无酒
陶杜休官窘可知,
更怜坡老惠州时。
三人九日俱无酒,
一笑千年各有诗。
我辈固穷生事拙,
今秋悭雨菊花迟。
典衣不办杯中物,
空嗅青英有所思。
诗意与赏析:
《九日无酒》以简洁的文字写出了一个聚会上无酒可饮的场景。诗人以陶渊明和杜甫的名字作为开头,暗示了自己在与这两位文人相比时的窘境。他对过去的岁月怀有深深的怀念,特别是对坡老和惠州时光的留恋之情。
诗词的第三句"三人九日俱无酒"表达了聚会中无酒可饮的情景,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诗人凸显了自己在当下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一句"一笑千年各有诗"则表达了不同时代的人们面对相同的困境时所产生的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在诗词的结尾,诗人回到个人层面,自嘲地描述了自己困穷和事业不顺利的状况,同时以"今秋悭雨菊花迟"描绘了秋天花开的景象。他没有举办盛大的宴会来庆祝,而是默默地品味着内心的思绪。"典衣不办杯中物,空嗅青英有所思"表达了他不需要华丽的酒宴,而是通过静心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寻找内心的思考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和感受。作者通过对聚会无酒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品味。这首诗词以平凡的场景展示了人生的哲理,在简短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共鸣和启发。
兀兀梅窗坐已顽,自怜失脚落人间。洞霄宫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闲。野鹤听琴飞雪舞,湫龙喜客为澜翻。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潢污不扬漪,大江
一身膏脂略瘦尽,万卷简编如隔生。只欲移家若耶去,乱云深处听滩声。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