鵰堂从昔有恶客,酒尽不去仍复索。
欲留歌舞尽客意,风雨和更作三厄。
佳辰难得客更难,我穷无酒为君欢。
只欲泥行过白下,万一帘疏见一斑。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翻译、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
鵰堂从昔有恶客,
酒尽不去仍复索。
欲留歌舞尽客意,
风雨和更作三厄。
佳辰难得客更难,
我穷无酒为君欢。
只欲泥行过白下,
万一帘疏见一斑。
诗意与赏析: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这首诗词描绘了陈师道与智叔在鵰堂宴会上的夜归情景。诗中通过对鵰堂历史上的恶客的描写,表达了酒宴结束却依然留客不愿离去的场景。作者希望通过歌舞等表演来尽情招待客人,但风雨交加,形成了三重的困扰。
在美好的时光中,难得有客人,更难得的是有人为自己高兴。诗人自己穷困潦倒,没有酒来取悦客人。他只希望能够步行回到白下,即使沾上一点泥土,也能看到白下城墙上的帘幕微微洞开,透露出一丝灯火。
这首诗描绘了陈师道在鵰堂宴会后的夜晚归途,通过描写客人不愿离去、风雨困扰以及自身贫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寂寞的心境和对温暖与欢乐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寓意。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真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描绘了宋代社会中的一些现实困境。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心情,以及对客人和自己的期望,展现了对人情温暖和友谊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