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两夜江心对泬寥,恍兮惚裹有逍遥。
堂堂皓月排空出,自觉精神涌碧霄。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作家汪莘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我出离郡城登上了船只,仿佛像在钱塘江上航行的十七日的船中杂兴。
两个夜晚,船在江心独自行驶,一片宁静,仿佛置身于虚无之中。在这迷离的状态中,我感到自己仿佛在自由自在地漫游。
辉煌的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中,照亮了整个夜空。我感觉自己的精神涌向苍穹,如同汩汩流动的碧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登船远行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九月十六日离开郡城,登上船只,仿佛置身于钱塘江上航行的十七日的船中。他在两个夜晚的航行中感受到了江心的宁静和自由,感受到了自己的精神如碧霄流动的美好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乘船远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江心景象,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迷离、宁静、自由的意境。

诗中的“两夜江心对泬寥”,形容诗人乘船在江心独自行驶的情景。这里的“泬寥”形容江水的宁静和空旷,与诗人内心的想象和自由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氛围。

“堂堂皓月排空出”,描绘了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的壮丽景象。明月象征着美好和光明,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明月照亮了整个夜空,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最后一句“自觉精神涌碧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情感涌动。诗人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如同汩汩流动的碧霄,融入了广阔的天空,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地。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超然的境界,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 《恭州报恩长老宣公以四偈见别用韵为谢》

    再到丛林得我惊,斩新花果自然成。种田更有僧只户,乞食何如舍卫城。

  • 《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 《市》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 《寄陈用晦四首》

    我初识苏仙,谈诗达旦夕。君今与提衡,当复诧此客。一代紫微公,文采耀楚泽。归来要同登,斲句慰英魄。

  • 《文峰夜饮三首》

    可怜绳墨窘韩非,说看神仙到紫微。办得一双无事眼,玉梅枝上看春归。

  • 《太湖诗·崦里(傍龟山下有良田二十顷)》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