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兰蕙寒无色,虚阁图书夕有尘。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句》是宋代诗人石延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后庭兰蕙寒无色,
虚阁图书夕有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庭院中的兰花和书房的书籍,传递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折射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苦闷。
赏析:
首句中的“后庭兰蕙寒无色”,是在形容庭院中的兰花,兰花原本是花香四溢、色彩斑斓的,但此时却显得冷寂无色。这种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冷淡描绘,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意。
接着,第二句中的“虚阁图书夕有尘”,描述了作者的书房,书籍已经被尘土覆盖。这一描写暗示着作者长时间的寂寞与孤独,他的书房已经沉寂了很久,没有人来打扫,留下了厚厚的尘土。这种寂寞和冷落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忧伤氛围。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受。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沉浸在一种忧伤和寂寞的情绪中。
陀罗尼句觉皇宣,一略闻名胜施缘。端见髓心相付嘱,莫将耳口作流传。顿机做处天飞电,大器任时海纳川。不是老婆情分切,肯留文字破尼乾。
麟垂绂秀。天纵今司寇。朱明景,清和候。缙云开帝乐,括苍锺神秀。人争羡,昨生一佛今朝又。璧水声华茂。玉殿天香袖。姑小试,陶甄手。行为黄阁老,屹立丹墀右。名不朽,斯文名脉从君寿。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