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节无人看,雪刃闲封满匣尘。
(《剑》,见王正字《诗格》)
处默,唐末诗僧,生于唐文宗时期前后,公元874年前后去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幼出家于兰溪某寺,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曾游历杭州、润州等处,与若虚同居庐山,又入九华山居住。后入长安,住慈恩寺。与罗隐、郑谷等为诗友。约卒于唐末梁初,裴说有诗哭之。《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一卷,今不存。《全唐诗》卷八四九存诗八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参昙域《禅月集序》。
中文译文: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处默所写的,《剑》诗中的一句。意思是在太平时节,没有人会注意到剑,剑被闲置在匣子里封尘。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述剑在太平时节被闲置的情景,反映了战争和紊乱消失后,剑的威力和价值被忽略的情况。太平时节,人们不再需要剑来保护自己,剑变得无用和寂寞。诗中的雪刃闲封满匣尘,意味着剑在无人问津中积满了尘埃,象征着剑的孤寂和被遗忘的命运。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平时节下剑的荒芜景象,展现出战乱带来的悲剧和剑的无用。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在默默无闻中表达了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太平的向往。
整首诗字数不多,但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出了丰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剑的孤寂和被遗忘的凄凉。诗中运用了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剑代表着战争和杀戮,并且与太平时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者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领悟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不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战乱所带来的悲剧的思考和对太平的向往。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和平的珍视,同时也能引发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櫩蛛巧经纲,林鸠拙营巢。孰知拙反胜,纲坏巢独牢。
去时盟约与心违,秋日离家春不归。应是维扬风景好,恣情欢笑到芳菲。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小团花{左革右夸}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正。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坡翁立论亦颇当,一眨一褒何太猛。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