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无恨月长圆。
石延年(九九四~一○四一),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治所在今北京)人,家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真宗时,以三举进士补三班奉职。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知济州金乡县。后改通判干宁事、永静军。入爲大理评事、直集贤院。明道元年(一○三二),加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景祐二年(一○三五),通判海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康定元年(一○四○),奉使河东(同上书卷一二七)。二年二年,以太子中臺、秘阁校理卒于京,年四十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石曼卿墓表》)。有《石曼卿集》(《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作《石曼卿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作《石延年诗》二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石延年诗,以抄本《两宋名贤小集·石曼卿集》一卷(原本藏臺湾,北京图书馆有缩微胶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四部丛刊》本)等书所引。又清李振纲辑《石学士诗集》一卷(道光二十年刊本),较底本收诗爲多,今删其重出,以其所余参校诸书所引,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和残句合编一卷。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石延年。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如无恨月长圆。
诗意:
这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月亮的无恨和圆满形象,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完美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意境。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无欲无求、超脱尘世的心态。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符号,象征着纯洁、宁静和完美。月圆则代表着圆满和完整,而无恨则表达了无牵挂、无烦恼的状态。
诗人通过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状态相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意境。这首诗词简洁明了,字字珠玑,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简单形象的描绘,折射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心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并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完美。它提醒我们在喧嚣和繁忙的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完美。同时,它也呼唤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关注,以及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态度。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完美。它是宋代诗词的精华之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境界和感悟力。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