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空王理胜,因知辩士辞穷。
但了一忘六解,休论四异三同。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是宋代文同所作的《郡斋水阁闲书·自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自悟空王理胜,
因知辩士辞穷。
但了一忘六解,
休论四异三同。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一些思考和领悟。开头的“自悟空王理胜”指的是作者领悟到空无一物、空灵无形的境界胜过世俗的纷扰和负累。接着,作者认识到辩论的士人的辞令已经穷于应对复杂的现实,无法全面理解和解释世间万象。
接下来的两句“但了一忘六解,休论四异三同”是作者对于知识和智慧的一种看法。其中,“一忘六解”指的是放下执著和固有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事物。而“四异三同”则暗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事物都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的追求。作者认识到辩论和争论的局限性,主张超越表面的辞令,以直觉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世界。他希望人们能够放下执念,超越对事物的限定和划分,去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共通之处。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追求。它启发人们超越表面的争论和辩论,以更宽广的视野去体验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本质。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暂时雄。东都二百年名节,全在桐江一钓风。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年时犹记雨声中。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醿依旧香浓。待将诗易寿无穷。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娄,开文祥兮。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游艺之神,{左车右兰}古轹今,奚钟王兮。维副车之题,在承平时,谨瑟藏兮。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维臣其得之,锦弢琼函,绚宸章兮。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本是三山侣,闲为七泽游。放宽千里目,散遣一身愁。诗韵松来往,经窗竹献酬。蒙头一衲外,万事看浮沤。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