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落日动,宿鸟归故山。
托巢在高木,朝去夕必还。
客舟逐南风,大雪留楚关。
何日扫吾庐,种秫郧溪间。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客舟》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边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客居之情的思索和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沧江上落日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事易逝的主题。夕阳的余辉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写了归鸟回到故山的情景,这表明诗人自己也是一位离乡客居的人。他将自己比作一只栖息在高树上的鸟,每天早晨离开巢穴,傍晚必定返回。这种情景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描绘了客舟随着南风的驱使在江上行驶的情景。大雪封山,客舟滞留在楚关,增添了一种客居他乡的辛酸和无奈。这里的楚关指的是楚州(今江苏扬州),暗示诗人在异乡流浪的艰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憧憬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扫除庐舍的尘垢,重新安顿下来。种秫郧溪间则是希望在郧溪(今湖北郧县)种植庄稼,过上宁静的乡村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乡客居的心情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诗人将个人的体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之情。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千峰万峰翠入门,一树两树啼断猿。山后山前鸠唤妇,舍南舍北竹生孙。烟迷洞口苔三径,风吼松梢月一痕。芍药未花春未老,客来到此倒芳樽。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结发为飞骑,相从霍冠军。征南诸将士,枯骨论功勋。
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江车自转非人蹈,沙碓长舂彻夜鸣。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pF可以馨。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