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柳依依,溪畔草离离。
草木本何与,行人自愁思。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口占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溪畔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口占三首
溪头柳依依,溪畔草离离。
草木本何与,行人自愁思。
译文:
在溪头,柳树依依垂下,
在溪畔,草地随风离散。
草木本无情,而行人却自愁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溪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行人内心的愁思之情。柳树依依垂下,草地随风离散,形象地描绘了溪畔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诗中的行人却因此而自愁思,这里的愁思可能是由于行人内心的孤独、忧伤或思念所引发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的内心感受的对比,增强了愁思的深度和情感的表达。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草木本身并没有情感,它们无法理解行人的愁思。然而,行人却能从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一种与自己内心感受相呼应的情绪。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行人更加孤独和忧伤,同时也突显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赵蕃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溪畔景色和行人的内心感受,营造出一种幽静、悲凉的氛围。这种景物与情感的融合,使得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情感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玉烛重开岁,璇杓复建寅。谁知康寿殿,四序只长春。
淮上霜浓衰草黄,阿{皴去皮加兔}健走何如獐。不知聚族加缚,妙手乃有明山张。生来阿{皴去皮加兔}素狡狯,何术聚致如驱羊。拔豪撷颖不敢惜,一一顺听伏且僵。人生切勿恃一枝,善走古有执盖郎。不惟平地傅两翼,仍以俘馘浮长江。一朝发愤辽东岸,逝水亦复随浮梁。只今红绡莹玉管
畏景还迎日,追凉偶溯风。泉声山上下,松影路西东。远览心犹壮,清吟语自工。雨多何所喜,郡国庆年丰。
一聆清话觉昏蒙,樽酒何时可再同。最是秋风恃轻薄,易吹羁袂作西东。
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余。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开尊且复饮,辞费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