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哭郑丈四首》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友人郑丈的哀悼之情,并对时代风气的变迁和后人的崇学风尚作了一番批评。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哭郑丈四首》中文译文:
插架轴三万,
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
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
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
媚学谩跹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友人郑丈的哀思之情。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形象地描绘出郑丈劳碌奔波的生活场景。他曾在京都游学,与来自百郡的学子们共同探讨学问,而溟渤汇群川则象征着各地学子汇聚于京城。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表明学问的深浅和内容因人而异,各有所取。然而,后生不再有机会见到郑丈,指出了他已经离世,而媚学谩跹跹则是作者对学风的批评。
这首诗中的景象描写简洁而生动,通过对郑丈生前的景况和学风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的学风和后人的崇学态度提出了批评。整首诗以简洁的句式和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