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婆桥下粼粼水,几见居人说废兴。
自笑年来车马迹,得如桥畔白头僧。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赖婆桥诗》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赖婆桥下粼粼水,
几见居人说废兴。
自笑年来车马迹,
得如桥畔白头僧。
译文:
在赖婆桥下,水面泛起微光,
不时可见居住在此的人们谈论着兴衰。
我自嘲岁月流转,车马行走的痕迹,
犹如桥边那位白发苍苍的僧人。
诗意:
《赖婆桥诗》通过描绘赖婆桥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兴衰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在桥下看到居住在此的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议论,自嘲自己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感叹人事如梦。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桥边的白头僧,暗示自己已经年迈,对世事持有超脱态度。
赏析:
《赖婆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引发对生活和兴衰的思考。诗中的赖婆桥下的水面粼粼发光,形象地传达了水的流动与岁月不停变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居住在此的人们谈论废兴,展现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无常。诗人自嘲自己也历经岁月的洗礼,将自己与桥边的白头僧相比,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
政尔相从问阿兄,忽闻门外竹车鸣。对床纵复无今雨,展卷不妨同短檠。颇念兴乘聊一诣,却怜侍立苦频更。风微佛屋琅璫绝,古柏阴中看月明。
落叶山中寺,秋风江上台。凤城双阙迥,牛渚片帆来。繁吹暮仍急,清樽醉复开。东篱菊尚晚,留取尽余杯。
栈外秋高荠树繁,一星飞影伴輶轩。属城导骑賨歌密,近野迎浆蜀老喧。濯锦万梭催贡箧,熬监千井算牢盆。行台自昔书林宠,不为伤离更黯魂。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逆杳茫。归隐清如陶靖节,苦吟瘦似沈东阳。烟横晚浦蒹葭碧,霜落寒林橘柚黄。追想汉宫当日事,赐萸冥罢谢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