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姜哭过市,呼天天实闻。
市人皆涕下,鲁贼当谁分。
出肗不归鲁,麟书诛其君。
诗词:《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
朝代:元代
作者:杨维桢
出姜哭过市,
呼天天实闻。
市人皆涕下,
鲁贼当谁分。
出肗不归鲁,
麟书诛其君。
中文译文:
姜子牙出使鲁国时,他在市场上痛哭,他的哭声传遍了整个天空。市民们听到他的哭声都纷纷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分辨出鲁国的贼人。
姜子牙出使鲁国后,没有返回鲁国,而是接到了麟书(指命令)让他诛杀鲁国的君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杨维桢的作品,描绘了姜子牙在出使鲁国时的遭遇和他的决断。姜子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是商朝的大臣和将领,在商末周初的动荡时期,被封为鲁国的宰相。这首诗通过描写姜子牙在鲁国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
诗中的第一句“出姜哭过市”,描述了姜子牙在鲁国市场上痛哭的情景。姜子牙的哭声传遍整个天空,显示出他内心深深的悲痛和无奈。第二句“市人皆涕下”,描绘了市民们听到他的哭声后纷纷流下眼泪的场景,显示了姜子牙的悲伤感染了周围的人们。
接下来的两句“鲁贼当谁分,出肗不归鲁”,表达了姜子牙对鲁国贼人的不满和无奈。姜子牙在鲁国履行使命期间,对鲁国的贼人行为感到愤慨,却无法辨别出贼人的身份。最后两句“麟书诛其君”,揭示了姜子牙接到麟书后的决断,他决定诛杀鲁国的君王,以惩治国家内部的腐败和背叛。
整首诗通过描写姜子牙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他坚定决断和忠诚于国家的敬佩。姜子牙的悲痛和决断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正直和公正的追求。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饱含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伟人的赞美和对高尚品质的崇敬。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