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伦。
仁义立奇论,岂果忘吾民?狂奴作故态,飘然归富春。
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谶,三分等浮云。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五》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陵江海客,
本非沮溺伦。
仁义立奇论,
岂果忘吾民?
狂奴作故态,
飘然归富春。
客星犯帝座,
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谶,
三分等浮云。
诗意:
这位远离家乡的江海之客,并非迷失于世俗的束缚。他在道德和正义上有独特的见解,难道会忘记自己的人民吗?那些傲慢自大的奴才只是在故作姿态,而他却心无旁骛地回到了富春江畔。客星闯入帝座之地,太史奏报天象。老朋友相信卜筮和预言,但这些只是虚妄不实的飘渺之云。
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远离家乡的江海之客为主角,通过对他的描述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道德伦理和人民关怀的态度。诗中的"子陵江海客"意味着诗人自己,他在异乡途中思考人生与社会,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仁义立奇论"表明这位客人有独特的见解和价值观,他对道德和正义有自己的理解。"岂果忘吾民"则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责任感,暗示他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源和责任。
另一方面,诗中描绘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奴才,他们虚伪地做作,只是为了讨好权贵。这与主角客人的真实和纯粹形成鲜明对比。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客星犯帝座"和"太史奏天文"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权力和官僚体制的批评。而"故人信符谶,三分等浮云"则指出了对卜筮和预言的怀疑,认为这些只是虚假的幻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于主角客人和周围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伦理和人民关怀的思考,同时也对权力和虚妄进行了批判。这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示了杨维桢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