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
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
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
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烂石村》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烂石村
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
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
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
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
中文译文:
村庄的石头几时变得破烂不堪,昨夜的千林已变黄。
黎明时分,农人们带着鸟雀一起来到田野,牛羊在麦田的土堆上自由穿行。
投奔老人的只能得到微薄的俸禄,但他们坚守自己的节操。
洗净心灵,能够聆听到吉祥的言语,对时事的变迁却难以预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烂石村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田野和村庄的描绘,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和心境。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农村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的第一句「乱石何年烂,千林昨夜黄」,通过对村庄景色的描绘,展现出石头破烂和林木变黄的情景。这一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也呈现出自然界的变化。
诗的第二句「晓耕来鸟雀,麦垅纵牛羊」,描绘了黎明时分农人们劳作的景象,以及牛羊在田野间自由穿行的情景。这一描写展示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自然的状态。
诗的第三句「投老须微禄,持身阙寸长」,表达了老年人的境遇和他们对生活态度的坚守。尽管老人们只能得到微薄的俸禄,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节操。
诗的最后两句「洗心闻吉语,时事信难量」,表达了诗人希望心灵能够得到净化,能够聆听到吉祥的言语。同时,诗人也意味着时事的变迁是难以预测和理解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烂石村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自然的状态,同时也探讨了人们在岁月更迭中坚守自己的节操以及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